厦体〔2022〕13号
各区文旅局(体育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厦门体育智慧健身房日常管理,现将《厦门体育智慧健身房运营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体育局
2022年2月7日
厦门体育智慧健身房运营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厦门体育智慧健身房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开放工作安全稳定,现制定如下制度:
一、开放管理
(一)临时关停管理
政府投建的智慧健身房临时关停时间在7天(含7天)以下的,由业主(管理)单位向区文旅局提交正式书面申请(说明原因并加盖公章),经同意后告知智慧健身房管理平台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关停时间在7天以上的,则向区文旅局提交书面申请,区文旅局向市体育局报备,经同意后通知运营单位。
企业自建的智慧健身房(包括经营性健身房闲置时段开放)关停时间在3天(含3天)以下的,由业主(管理)单位通知运营单位;关停时间在3天以上的,应向市体育局报备,经同意后通知运营单位。
临时关闭前,业主(管理)单位应在出入口张贴公告,告知原因及恢复时间;运营单位应在管理平台发布公告。
运营单位不得擅自关停健身房。
(二)开放时间管理
政府投建的智慧健身房因实际情况需要调整开放时间段和容纳人数的,业主(管理)单位应向区文旅局提交正式书面申请(说明原因并加盖公章),由区文旅局向市体育局报备,经同意后通知运营单位。
企业自建的智慧健身房(包括经营性健身房闲置时段开放)因实际经营情况需要调整开放时间和容纳人数的,由业主(管理)单位向市体育局报备,经同意后通知运营单位。
二、设施设备管理
(一)门禁系统及设备
1.定期巡检
供应商应安排人员定期对门禁系统及设备进行巡检,掌握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稳定。
2.维修维护
若系统及设备出现故障,供应商应在2小时内解决故障问题,并将维修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单位和运营单位;如在2小时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运营单位上报市体育局。
(二)健身器材及配套设备
1.定期巡检
供应商应安排人员定期对健身器材进行巡检,掌握设备运行状况,针对健身器材进行保养及维修,确保场内健身器材的正常使用。
2.维修维护
供应商应在健身房张贴报修方式。若健身器材出现故障,供应商应在1天内解决故障问题,并将维修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单位和运营单位。
(三)运营工作报告
运营单位应及时跟踪门禁系统及设备供应商、健身器材供应商等的落实情况,每月落实一次月报。月报内容包括智慧健身房的运营总体情况,巡检、维修、客服服务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运营期间如有重大事项应立即上报。
三、场地日常管理
(一)日常管理
业主(管理)单位应明确专人负责场地的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按时开关门,确保用电安全,做好场内卫生清洁等。
(二)应急管理
针对疫情、安全等突发问题,业主(管理)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应对。
(三)违规人员处理
如遇市民违规操作器材设备,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劝阻;若出现以下情况者,业主(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各区文旅局反映,经同意后可将其列加入黑名单:
恶意损坏门禁系统及硬件设备的;硬闯门禁闸机,经劝阻无效,达到3次以上的;携带未满16周岁人员入场,经劝阻无效,达到3次以上的;严重违反健身房管理制度的;发生其他情况且情节严重的。
业主(管理)单位如遇市民违法行为,应及时报警处理。
四、健身服务保障
(一)现场服务保障
业主(管理)单位在健身房开放期间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引导,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指导注册、入场核验、答疑解惑等;鼓励安排志愿者、义工等公益群体积极参与健身房的管理与服务。
(二)科学健身指导
企业自建的健身房(包含经营性健身房)应确保健身市民个人信息安全,在市民锻炼期间进行必要的健身指导服务,但不得推销任何有偿健身产品和服务。政府投建的健身房鼓励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五、其他事项
经营性健身房接入厦门I健身平台、企业捐赠开放等其他类型智慧健身房,场地日常运营、安全管理、纠纷处置等由业主单位负责,按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处理。
政府投建的智慧健身房场地日常运营和安全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区文旅局和业主(管理)单位负责,未尽事宜由各区文旅局结合实际,进一步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