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作为翔安最大的城中村,马巷街道郑坂社区进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原本“打游击”的小摊小贩变身“正规军”,安心地在规定区域里做着生意。下班的园区工人则开心地挑选自己爱吃的美食。繁华的社区中,弥漫着一股人间烟火气。
郑坂夜市
而这一“蝶变”,与街道扎实有序推进“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密不可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马巷街道围绕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高质量落实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随着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街道共完成“两违”治理拆除约23万平方米,超额度完成2023年拆除消化违建任务,为郑坂社区成功举办“和美乡村杯”百村篮球联赛(马巷赛区)、啤酒美食节等赛事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并吸引大批居民前往打卡,不仅服务辖区经济发展,提升营商环境,更惠及了民生福祉。
“现在的郑坂比以前漂亮多了。”这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这条改造一新的郑坂美食街,如今道路两旁店招统一规整,非机动车停放整齐、摊位摆放有序,敞亮的视野,富有艺术气息的集装箱房,取代了曾经“遮天盖地”的铁皮搭盖,成为当地居民和工人眼中的新风景线。
富有艺术气息的集装箱房
翻开很多郑坂人手机以前的相册,“蝶变”之前的郑坂还是典型的“城中村”的模样,虽然十分繁华,但是“脏乱差”始终伴随着郑坂:在郑坂社区居委会对面,曾经有烧烤一条街,个别村民甚至占用政府已征收储用地,私自搭建了六十几间铁皮及帐篷,用于出租。
夏天晚上,烧烤摊从下午5点营业到第二天天亮,食客络绎不绝。这可苦了在烧烤街附近居住的居民,油烟及噪音让人苦不堪言。看似热热闹闹,实则侵占了公共利益,影响周围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饱受周边居民诟病。
街道将烧烤一条街地块纳入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整体规划,希望通过拆除违建,打开村居生活空间,进一步推动郑坂城中村居住环境和周边营商环境的有效改善。
历史遗留问题往往错综复杂,要整治,就要先理清前因后果。为此,街道综合执法办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组,多次对违法建构筑物实地勘察,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专项整治计划。
针对烧烤夜市晚上开业的时间特点,街道联合多部门执法力量,每晚出动人数30余人,逐户发放、张贴清退通告200余份,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列法规,鼓励居民自拆,努力提升相关人员的配合意愿。
在依法依规应拆尽拆的同时,街道坚持以解决合理民生诉求为导向,真正做到了“拆违不拆心”,让治理有面子、有里子、有温度。面对部分商户提出缺场地、缺力量,搬迁较为困难的情况,行动组第一时间协助商户找寻相关场地,并组织专业搬迁力量到场开展转运。商户自拆完毕后,街道立即着手清理建筑垃圾,场地平整,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郑坂社区只是街道成功推进“两违”治理拆除的一个缩影。2023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结合片区征地拆迁,不断将工作热情转化为完成全年“两违”治理工作任务的强大动力。街道共完成“两违”治理拆除约23万平方米,超额度完成2023年拆除消化违建任务。
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今后的违建防控治理工作中,马巷街道将继续严管严控、持续发力,对违法建设保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拆的高压态势,推动街道“两违”治理向纵深发展,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素材来源:厦门晚报、马巷街道综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