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翔安区信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建设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认真开展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严格实行诉访分离,通过法定途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信访问题,依法维护信访秩序。通过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全区信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信访基层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大量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妥善化解,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水平显著提升,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做法
持续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业务开展更加规范。聚焦“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重要环节,研究制定《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意见》,切实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地见效。
一是积极推进“预防法治化”。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收集、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排查调处会,及时掌握纠纷矛盾苗头,共排查梳理信访事项262件,化解101件。充分运用社区网格员、民警、包村干部等基层治理力量,最大限度发挥信访评理、联动联调的作用,推动开展信访评理(事前评理)628件,有效化解623件,化解率99.20%。
二是积极推进“受理法治化”。细致做好每个信访件的初始研判,符合规定的及时予以登记,对已完成三级终结程序或涉法涉诉件依法不受理。严格按照法定途径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分清信访诉求性质,依法分类转送法院38件、转送公安119件,确保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理。按照“分清性质、明确管辖,转办督办到位”的要求,厘清职能边界,依法精准交办群众信访事项,让各类信访事项依法有序运转、形成工作闭环,全区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到100%。
三是积极推进“办理法治化”。坚持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月15日定点接访;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四门四访”,共接待群众1991批次2431人次。组织召开信访工作法治化培训3期,印发《关于建立信访“三率”工作机制的通知》,形成“每日推送、每周提醒、每月通报、每季度督办”工作机制,群众满意率、群众参评率、一次性办结率均不低于98.88%,初件办理质量评比全省排名第12。运用特殊专项疑难资金,化解信访突出问题7件。
四是积极推进“监督追责法治化”。建立每周、每月、每季全区通报督办机制,发出周报48期,月报12期,季报4期,倒逼责任单位改进工作,提高质效。充分利用福建省信访信息系统、微信、电话等便捷方式,和提醒函、交办函、督办函、通报等正式提醒,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办理,共进行提醒督促175次。研究制定《翔安区信访工作督办机制(试行)》,移交效能部门倒查问责2起。
五是积极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通过信访来访登记表告知、规章制度上墙、LED屏幕滚动播、法治宣传栏和入户宣传等形式,告知信访人其合法权利和义务、来访流程、《信访工作条例》等信访知识,增强群众依法信访意识。同时,与公安、政法等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开展赴省进京越级访专项整治,对触犯法律底线的违法信访行为,依法坚决予以打击。今年以来,依法处置信访违法行为3人次,起到一定震慑作用,违法信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六是积极开展信访法律法规宣传。我局综合运用信访来访登记表告知、规章制度上墙、LED屏幕滚动播、法治宣传栏和入户宣传等形式,告知信访人其合法权利和义务、来访流程、《信访工作条例》等信访知识,增强群众依法信访意识,营造良好法治信访氛围。上班时间在局信访大厅LED显示屏上播放信访工作宣传短片;利用信访局宣传栏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内容;利用普法宣传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和共建结对社区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和发放宣传品2000余份。通过积极宣传,营造依法反映诉求,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的浓厚氛围。
二、2025年工作重点
2025年,区信访局将继续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重点,着力强弱项、补短板。一是规范受理办理程序。针对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过程中仍存在的依法分类不准、信访三级终结(答复、复查、复核)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短板。二是依法化解信访事项。督促责任单位要充分运用信访法治化思维,结合访调对接,深化信访评理机制建设,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业务培训,建强信访干部队伍。以打造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为目标导向,优化信访培训模式,分批次对镇(街)和区直机关信访干部进行“全覆盖式”业务培训,重点围绕“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五个方面的内容,邀请专家学者、市局业务骨干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读,明晰网上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督办工作流程和标准,不断提升信访干部业务能力,持续提高信访工作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源头治理,抓实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收集、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排查调处会,牵头开展滚动排查,梳理全区重点信访事项,细化台账,建立责任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扎实推进“最多投一次”阳光信访工作机制,提升初信初访事项办理一次性化解率,对初信初访事项做到及时登记,及时受理,及时交办,跟踪督办、快速处理,努力实现最优化一次性办结,防止初件变重件、重件变积案。创新拓展信访评理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定分止争的作用,实现“事心双解”。
(三)强化督查督办,提升治重化积实效。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深化落实“信访接待下基层机制”,对重复信访事项加强分析研究,找准突破口,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施策,妥善解决好群众诉求,最大限度推动化解存量重复件。
(四)强化重点保障,维护社会大局安定。坚持“平战”结合强力化解、领导包案跟踪化解,盯紧重点时期、重要节点,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紧急突发情况。深入推进“四门四访”活动,重点针对信访积案、老上访户开展面对面定点接访、点对点上门走访、心贴心包案约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预防和减少群众越级上访。与公安、政法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配合,坚决依法打击触犯法律底线的违法信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