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 , 闪爆、中毒……高度警惕, 有限空间无限风险!
日期:2023-04-24 10:15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到底什么是有限空间?我们身边的有限空间有哪些?有限空间的危害因素是什么?如何避免发生事故?一起来学习。

  一、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分为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和密闭设备3类。

  (一)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管沟、暗沟、隧道、涵洞、地坑、深基坑、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

  (二)地上有限空间,如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粮仓、料仓等。

  (三)密闭设备,如船舱、贮(槽)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窑炉、炉膛、 烟道、管道及锅炉等。

  二、什么是有限空间作业?

  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有:

  (一)清除、清理作业,如进入污水井进行疏通,进入发酵池进行清理等。

  (二)设备设施的安装、更换、维修等作业,如进入地下管沟敷设线缆、进入污水调节池更换设备等。

  (三)涂装、防腐、防水、焊接等作业,如在储罐内进行防腐作业、在船舱内进行焊接作业等。

  (四)巡查、检修等作业,如进入检查井、热力管沟进行巡检等。

  三、有限空间风险隐患

  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事故类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淹溺、高处坠落、触电。

  四、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与施救

  (一)有限空间作业

  “审批、检测、通风、防护”,一个都不能少!

  1.作业审批

  有限空间作业前,审批负责人应对作业方案、人员和设备等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2.气体检测和通风

  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针对性检测,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气体浓度不合格的,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通风后,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方可作业。

  3.安全作业

  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等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许可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实时监测与持续通风

  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持续进行通风。

  5.作业监护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不得擅离职守。

  6. 异常情况紧急撤离

  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应保持高度警觉,一日出现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二)有限空间施救

  事故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时,应及时拨打119和120,依靠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决不允许未经培训、未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强行施救!

  第一步:停止作业,立即上报。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第二步:设立警戒,无关禁入。

  作业现场负责人根据救援需要设置警戒区域,设立明显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第三步:防护到位,科学施救。

  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第四步:安全隔离,持续通风。

  采取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使用机械通风设备向有限空间内输送清洁空气,直至救援行动结束。

  第五步:保持联络,轮换救援。

  救援过程中,按照事先明确的联络信号,与外部人员进行有效联络,并保持通信畅通。救援人员施救时间较长时,应实施轮换救援。

  第六步:出现危险,及时撤离。

  出现可能危及安全的情况时,救援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安全条件具备后再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

  第七步:清理现场,调查评估。

  救援行动结束后,及时清点核实现场人员、装备,清理事故现场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尽可能保护事故现场,便于后续事故调查及救援评估。

  空间有限,危险无限,一定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风险、正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