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翔政办信函〔2025〕75号
办理结果:A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
农工党界别活动小组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创新发展的建议》(第20254136号)
一、工作背景
(一)医疗资源分布情况
我区现有342家医疗机构,已形成“3+5+1+N”的医疗服务体系,即:3家三级综合医院(市第五医院、厦大附属翔安医院、莲花医院),5家卫生院(含3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区妇幼保健院,121家村居卫生所,213家社会医疗机构(包括广济医院、路伽医院等),其中2024年社会医疗机构新增41家。
(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核定编制377人,在岗人数436人(含编外),其中在岗在编359人,在岗编外77人。在人员专业结构上(含编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88.07%;在人员职称情况上(含编外),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17.20%,中级职称占比46.79%;在人员学历情况上(含编外),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6.28%。截至2025年3月,我区现有乡村医生212人,其中纳入编外管理(签订合同)132人,一体化“老人老办法”管理(未签订合同)80人。
(三)基层医疗发展现状
全区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已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023年12月新店、马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均成功通过胸痛救治单元评审验收。同时鼓励错位发展,加强特色科室建设。马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疮疡科、大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推拿科、内厝卫生院外科、新圩中心卫生院中医骨伤科等特色科室,新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弧刃针、耳针、整脊疗法、小儿生长贴等特色疗法,以其简、便、廉、验的特色,广受辖区居民好评。全区共有村(居)卫生所121家,累计达基本标准卫生所121家,占比100%;累计达推荐标准卫生所15家,占比15.70%。2024年,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门诊总数145.3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07%。
二、措施与成效
(一)保根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片区服务人口数量、医疗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科学推进金海、香山、民安、凤翔等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以及新圩中心卫生院、大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重建进度,加快完善15分钟医疗健康服务圈。其中金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进行设备采购等投用前期工作,民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3月竣工验收,凤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已完工,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归属东园保障房二期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完工,大嶝医院异地重建项目(归属大嶝街道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计划2025年11月完工,新圩中心卫生院异地重建项目计划2026年12月完工。
(二)促延伸,不断深入区域医联体建设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第五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模式,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信息共享。一是启动二三级医院以基层为平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引导更多居民利用“全专结合”签约服务。目前全区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下沉指导全覆盖,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上级专科医生共有40人,涵盖5类以上专科类别。二是全面铺开“互联网+云诊所”、5G医疗智慧中心为抓手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基层医生可以通过智慧数字医疗系统对患者情况快速检查评估,并与第五医院内专家取得沟通进行远程门诊、MDT 会诊、转诊,快速高效地制定出正确有效的诊疗方案,辅助基层医生开展诊疗工作。截至2025年1月份,5G数字智慧医疗平台已推广注册至108家基层卫生机构,201名基层医生,院内医生注册366人通过2025年1月通过5G平台转诊患者550人,远程门诊475人。
(三)促优化,不断提升基层药品配备供应
一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 国家疾控局 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国卫药政发〔2024〕38号)的要求,遴选一批专病防治中心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有序诊疗行为必需的常用药品目录,指导各机构配齐。二是村卫生室可以按规定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外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常见病用药目录一致。根据村卫生室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用药的实际需求,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统筹调配,保障用药需求。三是全面指导各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在院药事委员会的组织下选取不少于3家供应商进行遴选,综合对价格、质量和资质等多方面因素开展评估,同时不超过2年需重新评估确定,确保中药线下采购公开、公正、透明。
(四)筑堡垒,不断增强村(居)卫生所服务能力
创新打造5个示范性村(居)卫生所+“云诊所”模式,实现优质医疗服务常态驻村,以点带面提升村(居)卫生所医疗服务能力,试点以来基层诊疗量同比增长48.08%。同时马塘村卫生所村医吕团治成功入选全国“乡村医生入围案例”、马巷街道后滨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入选2024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典型案例(团队)。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近年来我区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些薄弱环节。比如在设施建设、人员水平、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尚需提升。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分级诊疗体系基础,更好服务城乡居民健康。一是加大引才力度,补齐现有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板,同时为下一步新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二是加大育才力度,将继续推动全科医生住院规培、转岗培训,并选派骨干人员参加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三是加大留才力度,针对乡村卫生所年轻医生不愿来、留不住的问题,贯彻执行《关于翔安区充实基层卫生力量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若干措施》,落实薪酬待遇,加强关爱激励,稳定乡医队伍。四是健全服务网点,通过倒排计划、全力保障,加快新析置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新圩中心卫生院、大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重建的建设进度,满足翔安南部新城、火炬工业园区等人口激增区域民众健康需求。五是提高医疗质量,持续深化区域医联体建设,推动人才、技术、管理同步下沉,支持基层医疗机构骨干人才、技术体系及重点特色专科建设。
此函。
领导署名:徐得志
联 系 人:林丽芬
联系电话:7887686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