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91号建议的答复函
日期:2025-03-04 10:32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厦翔政办信函〔2025〕34号

  办理结果:A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
  叶少静代表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防止“形式主义”泛滥,关注民生所需提高城中村治理成效的建议》(第019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自2023年城中村项目启动以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全域、彻底、科学”理念,围绕“10+1”[  10+1:治理规划、道路提升、市政提升、消防安全、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产业提升、文化传承、社会治理、公共安全(10个)+智慧管理(1个)。]治理内容,因村施策制定方案、策划项目,以整治先行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补短板、保安全、强产业、善治理、促融合,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社区,不断推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措施与成效
  (一)深化系统谋划统筹兼顾
  坚持党建引领,利用区领导、区直部门挂钩机制,借助“区--街--村”三级书记协调机制和联合大党委平台,充分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项目启动时做足前期论证工作,施工前与当地村民进行充分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土地、交通、排水、电力管线等,建立“专业工程部门审查,交叉工程联评联审”的方案机制,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加强电网、通管、地方的联合调度,组建联合工作专班,及时协调遇到的各类问题,邀请多方民主监督,避免出现后期变更返工和投资浪费。此外,深挖各城中村资源禀赋、自然人文历史特征,“一村一策”进行针对性谋划,发掘特色亮点,力争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中村治理格局。
  (二)多措并举助力村财造血
  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壮大集体经济,充分盘活闲置国有土地、村集体土地,利用好农村预留发展用地,将拆违腾地腾出的公共空间改造建成惠民停车场、充电桩、夜市摊规点,利用好“金包银”公共建筑开展立体规划和运营,助力村财自我造血;此外,结合文化古宅、历史风貌建筑开展保护性修缮与开发,不断打造翔安城中村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三)内外兼修全面提升整治
  城中村改造不只追求看得到的面子工程,更应关注群众切实需求的里子工程,我区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城中村全面整治提升,如针对户外店招问题,严格落实厦门市治理办印发《厦门市城中村户外店招设计指引》,注重城中村的烟火气,以负面清单为主要管控方式,并提供正面指引。鼓励对城中村招牌进行“一店一案”的精细化设计,鼓励各社区组织户外招牌竞赛、编制户外招牌方案或其他形式的设计、整改活动,并依程序提交相应审查部门评审通过后实施。
  (四)以拆促建打造便民生活圈
  围绕城中村乱搭乱盖、随意堆杂和侵占公共用地行为,采取“一日两巡”方式,结合“六必整、七必清、八必拆”问题清单和村容村貌专项整治行动,利用好“美丽家园积分制”,推动拆违治理,2024年累计实现拆违腾地20万平方米;同时将拆违腾出的空间,改造提升为口袋公园、公共休闲广场、便民停车场、夜市摊规点等,不断完善便民服务。
  (五)大物业试点探索长效治理
  积极推进城中村物业化管理试点,一是开展资源摸底梳理。通过摸底社区存量资源、梳理平衡资源、逐步构建清晰的社区资源底册;二是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结合全域、彻底、科学理念,在原有服务基础上新增缺口项目,创新“管理+服务+运营”模式,将市政保障业务、居民公共服务、社区资产运营、社区招商、综合经营五大方向服务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三是结合社区特色探索长效治理。充分发掘地方特色融入物业管理,引入有偿服务,分步骤,分阶段培养社区居民购买服务意识,逐步实现社区“大物业”自我反哺。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问题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启动以来,我区城中村治理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我区城中村大物业试点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精细化管理水平不足,与城市社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特色亮点挖掘还不够深入。全区各城中村在挖掘亮点、总结经验方面仍然不够深入,各村仍主要以夜市摊规点等相对较为初级的商业业态为主,城中村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项目策划,补足建设短板。加快城中村项目谋划,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就23年、24年城中村项目实施开展过程中的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短板进行全面提升,同时,注重资金有效利用,避免财政重复投资和浪费。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加快落地实施。加强项目管理,科学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倒排工期,严把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关,利用好领导调研活动、现场考评及专家指导等多种举措,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实施,确保实现年度城中村治理目标。
  三是加强亮点挖掘,彰显翔安魅力。结合村居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人口等因素,深挖当地名人典故、历史传说、传统古建等,进行创新开发,形成地方文旅名片;同时梳理产业发展思路,挖掘各个城中村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品牌,努力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逐步走出一条富有翔安魅力特色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实施路径。
  此函。     

 

  领导署名:张清海
  联 系 人:卓根旺
  联系电话:15880085805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