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翔安概况 / 人文历史
【翔安掌故】侍郎洪朝选逸事
日期:2022-02-09 08:53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洪朝选(1516—1582年),字舜臣,又字汝尹,号芳洲,别号静庵。翔风里十三都洪厝村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吏部郎中,四川按察副使,广西右参政,山西左参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右都御史、刑部右侍郎,以刑部左侍郎致仕。他一生为官清洁(廉)忠信,不阿谀权贵,不诡随世好。其督放粮储,宏观规划为后人所学,惠及百姓士民,世人称其为“洪佛子”。隆庆三年(1564年),辽王案起,洪朝选奉命赴襄阳勘办,不附权相张居正坐以“谋反”私意,严词(辞)拒绝在相党的成案上签字。据实勘查,以“淫虐有实,谋反无据”、“法可正,国不可除”复命,惹怒了张居正。张氏借考核之机将洪朝选罢官归里。

  洪朝选返回故里,除自持生活,读书写作之外,诸如国计民生、朝中弊端、地方疲困,时刻关注。因痛斥张居正夺情不守父孝、抗议劳堪铸钱发响、苦劝中官家子不要为非作歹,以致结怨谤,被张居正、劳堪派兵至其家逮捕下狱,断饮食、绝亲属,命狱卒以沙袋压迫胸口,受严重摧残,气绝而亡于福州狱中。时万历十年(1582年)春,年67岁。更可恶的是,当局以侍郎官有起死回生之药为由,停尸四五天,不许收尸,尸腐虫生。

  · 番薯粉粿

  翔安新店镇洪厝村一带,直到今天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每逢喜庆佳节的日子,宴请客人的头一道菜就是“番薯粉粿”。据说这个习俗是从明代“侍郎祖”洪朝选时流传下来的。

  洪朝选,字舜臣,号芳洲,新店洪厝人,从小勤奋,高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户部主事官员。奉命赴任之际,恰好家乡准备过三月节。母亲留他过完三月节再走,但他一天也不敢多留,收拾行装就准备启程。母亲也不敢留他,只想煮碗好料的(好吃的)给他吃。乡村人家,一时没有准备,只能拿现成的东西来煮。母亲就从灶头上抓了一把切好的地瓜粉条,配上猪油、葱花、文昌鱼、海蛎,掺在一起煮了一大碗香喷喷的番薯粉粿。临出家门,吃到母亲亲手做的家乡菜,洪朝选感到特别香甜可口。

  做了刑部侍郎后,洪朝选回家省亲,村里人庆贺他当了大官,备办了丰盛的宴席:海里的嘉腊鱼(真鲷)、山中的鹧鸪鸟、外地的鹌鹑蛋……好菜一碗一碗端了出来,可洪朝选不敢多伸筷子,留着肚子等待吃那碗番薯粉粿。三十六碗过后,甜汤出来了(闽南宴请风俗:出甜汤意味宴毕),洪朝选赶忙低声问道:“番薯粉粿不是压席菜吗?”他这一问,大家都傻了,因为宴席上根本没准备这一道菜,大家认为这是农村人吃粗饱(随便填饱肚子)的东西,所谓“番石榴上不得三戒坛”,根本没准备。洪大人这样一问,大家慌忙准备,好在配料是现成的,不多久就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番薯粉粿。洪朝选边吃边夸:“还是番薯粉粿好吃,还是番薯粉粿好吃!”

  从那以后,洪厝一带人家,宴请客人第一道菜就是番薯粉粿,大家都这样办,相沿成俗。清朝同治年间,洪厝村有十一个人旅居印度尼西亚,那里的洪氏华侨后裔至今还保留着吃番薯粉粿的习俗。

  · 洪朝选的名字是谁取的

  早年,翔安人只知道洪厝村曾出个大人物“洪侍郎”,洪厝人也只知道有个“侍郎祖”,并不知道他确切的名字,更没人知道这个名字是谁取的。

  洪侍郎小时候的名字叫“天民”,后来改叫“朝选”,这里有个鲜为人知的佳话。

  天民自小勤奋读书,天资聪颖。年方十六,就能写很好的文章。一天,洪天民得知在外为官的林希元回乡探亲,就到三里外的山头村拜访,出示所作诗文。林希元读罢,惊赞说:“此乃非人间凡品也!”遂将侄女林瑞英许配给他为妻,把白屿(今鳄鱼屿)当嫁妆。林希元假满复任时,带洪天民到南京,让他结识有学问的长者并亲自授教三年。所以,林洪之间,既是岳伯父与侄女婿的关系,又是师生关系。

  天民第一次参加乡试失利,经林希元调查,被有权势的人强夺名次。林希元勉励洪天民说:“人最怕无志气,你既有志,有什么事不会成功?应该继续努力,不要失志。”第二次乡试,洪天民果然中举,但天民并不满足,继续攻读。是年夏天,林希元返乡,适逢天民准备参加京都会试,林希元鼓励他说:“汝昔日之志不虚,此次应试必中无疑!”因此,把天民的名字改为“朝选”,寓意定为朝廷所选用。遂以朝选为名入试,果取进士上第。

  · 洪朝选为何取号“芳洲”

  洪朝选为什么取号“芳洲”,这得从他母亲说起。

  洪朝选的母亲叶氏,是同安岭下“郡马府”裔孙叶烙庵(曾任浙江开化知县、广东感恩知县)之女。过去,从洪厝到同安,要乘小船过渡洪厝港,然后从蔡埔、吾溪上岸,步行到同安。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底,有一天,渡船从蔡埔到洪厝港鲤鱼墩(浮屿仔)附近,忽然狂风大作。据说船老大猛听“水鬼”叫喊:“三载交替,今岁到年,兄弟呀,把船翻沉!”这时,云端出现天神喝令道:“洪大人在船上,休得无礼!”顿时风平浪静,渡船平安靠岸。

  船老大要感谢船上的洪大人,但全船没有一个人姓洪,仅有身怀六甲行将临盆的洪门叶氏。全船的人都说:“今天全托夫人之福,日后必出大贵!”

  农历八月廿九日,叶氏分娩,果然是个男孩。全家上下非常高兴。为上报天赐洪福,下报黎民期望,父母为其取名“天民”。洪天民出生时,有人发现渡船遇险附近鲤鱼墩上空祥云绕港,紫气芬芳,是故,天民取号“芳洲”。

  · 庭前亲手种铁树

  洪朝选故居庭前原有两株陈年铁树,1982年10月16日普查文物时测量:一株树高6.16米,茎围1.15米;另一株高为4.34米。其叶呈墨绿色,羽状分裂,树干乌褐浑圆。

  相传这两株铁树是洪朝选出仕后自外省带回家乡的,洪朝选将它们植于故居庭前。其故居二进厅堂尚有“堂前金钩呈瑞气,庭栽铁树蔼祥光”楹联,可为佐证。两株铁树于1986年因保护不善而枯萎,族人又于原地栽种了一株幼小的铁树。

  铁树亦称“苏铁”、“凤尾松”,分布在我国南部,其树干犹如铮铮铁骨,叶子更似坚针利锥。铁树象征着芳洲先生“禀性刚直”的品格和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