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翔安概况 / 民风民俗
香山岩庙会
日期:2016-11-14 15:27 字号:[ 大 ] [ 中 ] [ 小 ]

  每年农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师圣诞,香山岩上有庙会,成千上万的信徒自闽台两岸汇聚而来,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庙会熙熙攘攘,人们拥聚而来,在清水祖师面前烧上一柱香,祈求家庭幸福,往事如意;或是结伴踏青,或是朋友聚首,或是商贸洽谈。庙会一天之内就能聚集三五万信众,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九才结束。庙会期间,在通往香山岩的路上,人声鼎沸,车辆成行,锣鼓声和鞭炮声欲聋。庙边的香炉,终日烈火冲天,蒙蒙的香烟弥漫整个广场,红香金纸,催发着信士们的激情,其情其景,煞是壮观。 

  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舞龙弄狮等传统民俗节目纷纷登台,弄狮队的杂技表演令人惊叹;“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扭过去” 的车鼓弄唱腔让人捧腹;“老公婆,答四鼓”、“御前清曲”使人爽心悦耳;阵势威武,操练梁山好汉阵势的宋江阵,刀光剑影,杀声四起,再现梁山好汉攻城战将的英雄气概;粗狂奔放的拍胸舞者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令人赞赏;诙谐滑稽的大凉伞,气势磅礴的威风战鼓阵和男女老少皆喜闻乐见的高甲戏、布袋戏,文武戏曲各显技艺,把庙会变成展示民俗文化的天然大舞台。民间曲艺表演各具特色,让来自金台的同胞、国外的华侨流连忘返,纷纷按快门抢拍激情动人画面。各地小商贩也应时来兜售,叫卖各色各样的小商品,供游客品尝防寒的零食摊上有香喷喷的蚝仔煎、热滚滚的蚝仔圆、泡面茶,着实令人口馋。春耕大忙伊始,男人们在这里细挑蔑篮、扁担、锄头柄、犁具枷车(套在牛肩上拉犁的工具),女人们挑发精面脂,各取所需。

  庙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请火队伍,四位壮汉扛着神辇,乩童赤裸上身站在神上,腹围花肚兜,腰缠红布带,脸颊插着五营串,一手执杏黄令旗,一手挥舞着铁剑,不时砍向自己的后背、肩膀,五营护卫手执代表五行的五色龙旗,口唱五营咒歌,作抱旗、扬旗状,左右曲腿单足跳跃,作行进舞蹈,以示指挥调动五营兵马助威。请火队伍浩浩荡荡,直冲庙里坛前礼拜,回请火。这样的神有五七座,或是分炉请火或是其他神来为清水祖师祝贺圣诞。

  香山岩寺依山而建,坐东向西,面阔三间,是“猛虎下山式”的歇山重檐建筑,斗拱、横梁彩画精美,屏墙石雕拙朴,二十四孝画幅长驻,朱门壮观,门乳、石狮增添威武,庙宇门楣立“香山岩”描金大字竖匾一方。殿里供奉黑面清水祖师,配二祖、三祖,后奉释迦牟尼佛祖。祖师生前曾荒山岩(原名荒山岩,奉释迦佛祖,宋绍兴间朱熹登临,改名香山岩)悬壶济世,讲学传道。邑人感于他的恩泽,往安溪清水岩乞香木雕奉。香山岩寺是翔安地区最大的庙宇,所在山上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山石突兀峥嵘,鬼斧天工,天造人设。这里有仙脚迹石、石鼓架、通天蜡灼、朝天、狮头石、香炉石、一线天、石猴、天鹅卵蛋、仙泉、“海镜”石刻、朱熹“真隐处”石刻、“娘仔墓”。香山有十六座山岗,八大山湖盆地、七十三处古迹,“三狮六虎七麒麟”,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参加庙会的游客善信有的尽情体味大自然的魅力,有的欣赏民间曲艺,有的举香虔诚膜拜许愿,有的三五成群,抓耳挠腮地试为朱熹留的上联“香香两两”,“山上一株枫,枫上一窝蜂,蜂飞逃四方”填补下联,情趣融融,庙会直到傍晚,人们才陆续散场离庙。